在LINE組群裡.有人貼了一篇文
標題是”請還蔣宋美齡和婦聯會公道”
稍為Google了一下.
發現是黃智賢女士發表在中時的文章.
真是不禁又感嘆”人家的智賢.我們的智賢…”
文中第一個提到婦聯會推動了6年國教.
解救了日據時期文盲高達95%的台灣人~
這就是一個天大的謬誤!
1944年.日治下的台灣.小學就學率已達71%
連我老母這樣的農家女.都念到初中了.
所謂文盲95%根本是國民黨統治的中國當時的現況!
依據國民黨自己在1952年的統計.台灣的文盲率為42%
為何統治台灣數年後文盲反而增加了?
其實是因為.國民黨把只認識日文的人也歸類為文盲~
另一個讓人難以認同的是該文中所述
當1950~60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流行傳染.
婦聯會成立了振興醫院醫治復健多少病患云云.
事實上.當小兒麻痺症開始蔓延.
由於沙克疫苗當時才開發出來不久且價格昂貴.
只有少數私人醫院及診所自行進口施打.
但是一般家庭還是難以負擔.
至1964年,台灣省衛生處終於進口沙克疫苗,
開始在大型縣市進行免費沙克疫苗接種計畫。
由於沙克疫苗價格昂貴,都仰賴國外進口,
政府一時 之間無法編列經費採購全民所需的疫苗。
當時台灣省衛生處處長許子秋動用其私人情誼,
利用國內外各類場合演講機會,籌募經費或勸募沙克疫苗,
以解決疫苗不足的問題,
1965年2月來台訪問的日本細菌製劑製造協會理事長
橋本治雄夫婦,轉贈日本募捐的沙克疫苗153萬西西,
約值新台幣1千8百萬元,做為防治小兒麻痺之用。
這批疫苗得以讓台灣政府開始在人口較密集的地區實施接種。
不可否認振興醫院在復健及義肢提供上的確有其功能.
但是.小兒麻痺症的防治則是經過更多其他人的努力.
才終於在1992年完全根除小兒麻痺.
(可惜因中國阻撓.至今未獲得WHO認證)
振興醫院也於1995年轉為心臟外科醫院了.
文中也推崇婦聯會興建眷舍、收容國軍遺孤..等等公益事業.
但是..推崇了婦聯會.卻顯得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不知所謂~
推行國民教育..不是教育部該做的嗎?
防治小兒麻痺.不是衛生署該做的嗎?
興建眷舍、收容遺孤..不是國防部或內政部該做的嗎?
是因為政府完全失能了.所以由婦聯會來做?
如果.是因為政府經費短缺.
所以蔣宋美齡拿自己的錢出來辦.當然也不會有甚麼爭議.
除了「勞軍捐」之外,婦聯會早期還有「防衛捐」「影劇票附捐」
「棉紗附捐」「國民黨代領轉發款項」「政府機關補捐助」等共六大財源,
且前四項財源竟都來自國家稅收。
可以說,婦聯會的成立與運作,幾乎是靠國家資源的挹注來維繫。
家中長輩最有印象的..就是「影劇票附捐」了.
台灣省臨時省議會1956年通過相關辦法,
民眾在電影院所購買的電影票,
將以影院所在地區及電影院等級來區分,課予新台幣兩角、
五角或一元不等的金額給與婦聯會。
位於台北市.看一場電影要抽一元給婦聯會,看起來不多.
但是.當時一場電影的票原本才3元.就漲價成了4元.
試想..如果現在一場電影票價300元.漲成400元!!
不管政府收取這筆錢的用途有多正當.都會被民眾幹死~
如果..這些經費照當時所宣稱的用途.都用完了那也就算了.
可是.據黨產會估算.婦聯會目前資產超過400億.
當時成立婦聯會.到底是用來做政府做不到的事?
還是幫蔣宋美齡創造一個私房金庫?
( 依宋家在中國的紀錄.一點都不奇怪~ )
現在.政府要做的..
只不過是把原屬於人民的財產收回國有,
請搞清楚..是收回國庫,而不是放進誰的私人口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