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賞日期 2009/10/18

看過這部電影.讓我大感意外..
原來. 沒有爆破場面.沒有特技演員翻跟斗. 沒有懸疑推理的劇情.. 沒有激情熱吻...
只是平鋪陳述. 就能把電影拍得如此動人.. 甚至.. 對我而言到已了"震撼"的地步.
要特別推崇一下導演 Nora Ephron .. 可以把兩個故事交融相匯到這個地步..
按: Nora 同時也是 當哈利碰上莎莉(1989). 西雅圖夜未眠(1993). 電子情書(1998).. 等片的導演..
這部片的劇情其實很簡單.. ( 看到博客來對這本書的介紹很精簡.自己不會寫得更好.. 引用一下.. )
年屆三十的紐約打工女茱莉,日復一日過著無目標的生活、無聊的工作、沒有孩子的婚姻。
唯一可喜的是──她愛吃。在讀到傳奇名廚茱莉亞的《掌握法國廚藝》後,
決定用一年的時間,每天按照該書做菜,並把烹飪成果連同她的城市愛情生活公布在部落格上。
漸漸地,吸引了讀者,從此她的生活有了巨大的轉變。
美國名廚茱莉亞‧柴爾德,生於美國加州,二戰後與外交官夫婿住過巴黎,
中年才開始在藍帶學院學習烹飪,廚藝之路際遇多舛,後來與友人合著《掌握法國廚藝》。
1963年起在美國電視節目教烹飪而聞名全國,並獲得許多獎項,
影響大眾甚廣──她「對生活的樂觀和熱情感染了數百萬美國觀眾,並教會他們享受烹飪的樂趣」。
茱莉困在苦悶工作中,困在紐約角落的小公寓,困在乏味的婚姻裡,偶爾還發現自己在下班回家途中莫名落淚。
某晚,透過睫毛膏糊掉的淚眼,她留意到自己在買菜時,
隨手抓的幾樣食材竟是茱莉亞‧柴爾德那本《掌握法國廚藝》所列出的第一道菜「韭蔥馬鈴薯湯」的材料。
做這道菜過程中,她體會到茱莉亞‧柴爾德當年學做菜時心理上的微妙變化。
伴著腦中浮現一幕幕茱莉亞‧柴爾德的生活,她繼續從法式蛋盅到牛油煎牛排,
從「潑婦飯」到殺活龍蝦,一道道做下來,食物的豐富滋味一點一滴滲透到她每天的生活中,
她發現這忙亂的烹飪計畫正在改變自己…
這兩個不同世代的女人,藉由美食有了奇妙的聯繫,
一本食譜書串起了兩段不同時空的女人面對生活轉折的故事。看美食如何改變了她們的人生!
研讀 Julia 的 Julie ( 艾咪亞當斯 Amy Adams 飾 )

混在一群男人裏.. 在藍帶廚藝學院學習中的 茱莉亞. ( 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飾 )

買菜也要快快樂樂的... 殺價~

在家中鑽研廚藝.. 老公.就是最好的白老鼠...

茱莉 也在老公的陪伴下完成挑戰..

完成最後一道菜的慶功宴..

看完這部電影. 也不禁對命名中文片名的人大感佩服..
其實大可直接翻譯英文片名成 "茱莉 與 茱莉亞" 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中文命名為"美味關係".. 更是道盡片中的一切..
做菜的過程當然是美味的部分.. 讓人看了不禁食指大動...
還有幾道菜把作菜的過程大致呈現.. 強迫觀眾把視覺細胞當味蕾來用..
經常是一邊吞著口水邊看著..
而電影的重心.其實著重在"關係"..
夫妻的關係.. 假使兩位茱莉沒有各自的丈夫全心的支持.結果又是怎樣呢?
另外還有朋友.姊妹.親子... 各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導演及眾演員們的精彩演出下.這些情感絲絲入扣.令人動容~
關於做菜..
看到劇中做菜的場面. 回想起多年前在工作交接的空檔..也曾報名學習日本料理..
做菜本身.其實是很有趣的過程.. 照著食譜一步一步進行.很像在做某種化學實驗.
份量.火侯.時間.. 都對了. 完成品也就不會太離譜. 有了一次的經驗..
下次再做同樣的菜.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口味及火侯..
人的生活中.. 按部就班就可以馬上享受成果的事.. 其實不多~
關於部落格..
茱莉從開始寫部落格到最後挑戰成功.並且成了知名作家..
也讓我努力的回憶當初是怎麼開始寫部落格的...
...
結果.. 還真的.. 想不起來了~
不過.回頭找到自己所寫的第一篇來看.. 還是蠻有趣的~
當然..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像茱莉那樣的名作家..
把所想. 所見. 所喜歡的事物記錄下來. 並且發佈在網路上.
至少.. 可以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過吧~
後遺症..
那本茱莉亞所著的"掌握法國廚藝"好想買一本啊. 有中文版嗎?
( 已經找過.找不到... ) 書商真的可考慮發行...
片中主要的場景分別在巴黎及紐約拍攝..
正好是我嚮往已久的兩個地方... 旅遊蟲.又蠢蠢欲動了...
如果滿分是 10分的話.. 這部電影我覺得有 9.4分
( 編劇導演佔 3分. 演員佔 3分. 場景等細節佔 3分.個人喜好 1分.. )
非影評. 只是個人觀感... 請勿抬槓喔~
*** 文中圖片.資料...引用自奇摩電影.開眼電影以及 電影官方網站...
加映預告片..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