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聖彼得廣場 Saint Peter's Square 2009/06/23 Day 7
步出大教堂.來到位於大教堂正前方的廣場..
出來戶外. 看到天氣超好.. 心情也好得不得了~

聖彼得大教堂南側的一座警衛崗亭.
站在崗亭旁的. 就是鼎鼎大名的 瑞士衛隊.

當然.. 成為觀光客注目的焦點..
身穿文藝復興風格制服的 瑞士衛隊.

雖然 丹.布朗 在"天使&魔鬼"對瑞士衛兵的描述是 "起來像是要去演出莎士比亞通俗劇似的.."
在歐洲 瑞士衛隊以紀律.忠誠聞名. 1527年5月6日.神聖羅馬帝國叛軍攻打梵諦岡..
為了掩護教宗自秘密通道逃往聖天使堡. 189人的瑞士衛兵團 147人戰死. 僅存42人..
5月6日後來成為瑞士衛兵團的重要紀念日..
衛隊制服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 傳言是由 米開朗基羅 所設計的.
另一種說法是由 近代的衛隊隊長 Jules Repond 於 1914年所設計的..
位於大教堂南側前的 聖彼得雕像背面.

會站在這邊.. 是因為排隊等著上廁所. 這裡是少數不用付錢的廁所..
聖彼得大教堂的正面..

聖彼得雕像. 手持鑰匙是其象徵..

立於教堂正面北邊(右邊)的是 聖保羅的雕像.

保羅 原名 掃羅 (Saulus). 雖然不屬於 耶穌 的12門徒之列.
卻受耶穌的感召到處宣教.行跡遍佈小亞細亞. 希臘. 義大利..
最後在羅馬殉教. 因為是被劊子手以長劍斬首. 手持長劍便成為他的代表象徵..
大教堂正面頂牆上是 耶穌 及 門徒的雕像..

位於廣場中心的 方尖碑.

站在方尖碑下回頭拍攝大教堂..

逆光拍攝.. 太陽正好被雲遮住. 藍天白雲有拍出來. 建築又沒完全黑掉.. 還可以...
長鏡頭拉近拍攝屋頂的雕像. 中間的就是 耶穌..

既然.. 這次的旅遊定名為 "天使&魔鬼"之旅. 來到這邊.當然要找一下"西風"浮雕.
走過來第一個看到的卻是"南風"..

這個是"北風"

鏘鏘~ 各位觀眾~ "西風" 胡了!!

其實.. 除了東.南.西.北. 還有 東南. 南西. 西北. 北東. 總共八個浮雕..
至於浮雕的意義.大概只有貝尼尼本人才知道吧..?
騎單車旅遊的人...

( 看衣服.車子..都很乾淨. 不太像風塵僕僕的樣子..
該不會是住附近的.故意打扮成這樣.來廣場裝裝樣子的吧..?
還是.. 剛要出發約在這邊集合. 正在打電話給還沒來的人..? )
從方尖碑北側拍位於廣場北邊的噴泉..

(比起貝尼尼其它的噴泉.位於聖彼得廣場內的這兩座噴泉.樸素到不行. 真的只是噴泉而已..)
從方尖碑西側拍攝廣場西邊.. 從對稱的建築物中間延伸出去的就是和解大道.

方尖碑 & 大教堂..

直指天際的方尖碑..

方尖碑是花崗岩鑿成的. 重達三百多噸. 高約 24公尺. 於1586年被重新豎立在廣場上..
包括這一座. 羅馬市區有大大小小共計 14座方尖碑. 都是古羅馬時代從埃及掠奪來的..
貝尼尼設計的迴廊上站滿了基督教立代的先賢聖人..

大門口站著衛兵. 應該也是梵諦岡的部門建築物吧..

聖彼得廣場迴廊內部..

在導遊的帶領下.進入一處地下設施. 在通道中上上下下.. 有點迷路的感覺.

結果來到了-- 地下停車場.. 這.. 會不會是在廣場的下面咧 ??

搭上遊覽車. 也結束了一整個上午的梵諦岡之旅. 雖然還是難免留下一些遺憾..
( 梵諦岡美術館的繪畫館沒去. 布拉曼帖階梯也沒去... 也沒時間登上大教堂圓頂.. )
不過. 在有限的時間內. 也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也只好就這樣囉~
梵諦岡 參訪位置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