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06/26  Day 03

 

  接著. 來到了位於林肯紀念堂東北側的越戰紀念碑,越戰紀念碑於1982年揭幕。

1981年評選委員會幾乎是一致通過選擇了一位耶魯建築系的華裔學生林瓔的作品,

但是,由於當時接連著發生韓戰與越戰..美國人普遍對亞洲人反感,使得部份的退伍軍人及家屬不能接受,

也因而使得設計者的林瓔在揭幕的時候,甚至無法參加典禮。

(越戰於1975年結束)

 

  紀念碑的結構為淺埋在草坪中的V黑色大理石牆,沒有旗幟、

沒有英雄的雕像,跟以往的紀念碑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造成議論的原因之一。

石牆最深處約有四米,參訪者沿著緩緩的斜坡可步行至最深處,

隨著參訪者的腳步,黑色大理石牆逐漸變高,上面則刻滿了五萬多名死亡士兵的名字。

 

  越戰紀念碑在退伍軍人及家屬中也有著正反兩面的意見..

正面的是有許多退伍軍人與家屬覺得這是個可以好好思念親人和朋友的地方,

負面的意見則認為紀念碑被埋在地下,是美國政府不願面對越戰的失敗並引以為恥

 

  遠眺越戰紀念碑..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來到這邊恐怕會找不到紀念碑吧..

 .

 

位於紀念碑入口旁的“三戰士”雕像.. 整修中.

 .

這應該是有人覺得越戰紀念碑還是不足.所以在後來增建的..

 

整修中的雕像..

 .

 

位於入口處的目錄簿..

 .

登記了5萬多人..像一本電話簿..

因為.越戰紀念碑上的名字並不是按照字母順序.而是按照陣亡日期編的..

所以得用這一本目錄簿才能找到想找的名字位置..

 

紀念碑入口..

 .

 

告示牌:不准→ 抽菸. 吃東西. 騎自行車 及 跑步..

 .

 

斜坡走道旁的黑色大理石牆上刻著人名..

 .

 

在紀念碑旁尋找親友名字的美國人..

 .

 

這邊草地裡的草開花了..

 .

 

參訪者為親友獻上的美國國旗..

 .

 

軍帽..

 .

 

草地上的花圈..

 .

 

參訪紀念碑的人們..

 .

 

穿著黃色T恤的是一群海軍官兵..

 .

大概是軍艦進港順道來憑弔吧..?

 

一封寫給親友的信被塞在牆腳..

 .

信的開頭: Dear uncle Jack….

 

一朵向日葵..

 .

 

 雖然我對越戰的對與錯採取的是保留的態度..

但是..進入紀念碑的甬道,還是感染到肅穆的氣氛.心情為之沉重~

 

------------------------------------------------------------

    韓戰紀念碑

 

隨後.. 又來到了位於林肯紀念堂東南側的韓戰紀念碑.

 .

 

在草坪上矗立著十幾尊銀白色的士兵雕像.. ( 象徵幽魂 ? )

 

 

走出森林進入雨中的草原.排成V字隊形,每個人都機警的張望著..

 .

 

讓參訪者也能感受到戰地的緊迫張力..

 

 

紀念碑前豎立著幾座民眾或者是團體線上的花環..

 .

 

韓戰紀念碑也有一座黑色的大理石牆..

 

牆的末端只有簡單的幾個字“ FREEDOM IS NOT FREE

 .

 

大理石牆上..蝕刻著韓戰時美軍士兵的影像..

 .

這些影像大概是韓戰期間攝影記者所拍攝匯集成的吧..

 

無數的影像佈滿牆上..

 .

 

另一個角度的士兵雕像..

 .

 

參訪人的影像倒映在大理石牆上.和牆上士兵的影像重疊

 .

 

牆上士兵影像特寫..

 .

 

再看仔細一點. 其實也不是甚麼高科技工法

只不過是把影像的明亮處鑿粗成淺色調而凸顯出來..

 

 

從雕像群背後的森林拍攝..

 .

 

 

  -未完待續-

 

09 林肯紀念堂 回顧前篇  .  繼續閱覽 11 傑佛遜紀念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ㄚ民 的頭像
    ㄚ民

    ㄚ民 fun 的部落格

    ㄚ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