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 歐亞戰線均重視腳踏車在戰場上的戰術價值

日軍方面資料
1940年,日本為了錫、橡膠、和石油等重要戰略資源,決定擴大戰場,發動東南亞戰爭。

日軍的戰略重點是奪取英屬馬來半島和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堡壘城市--新加坡
1941年初,長年在中國作戰的日軍軍官遷政信上校奉命在台灣研究叢林戰。

遷政信瞭解堡壘般的新加坡是不宜從海上正面進攻的,只能從半島北邊泰國附近登陸,然後向南進攻。

這對遷政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日軍習慣寒冷的天氣,從來沒有在熱帶叢林裡作戰的經驗。

馬來半島的聯軍防守部隊有13萬人,其中英軍佔一半。

雖然日本陸軍部撥五個師團(約十萬人)給負責進攻的主將山下奉文,

但是山下奉文知道這個漫長的補給線只能供應3個師團的軍需,所以他只能用六萬軍隊,

並且要速戰速決。經過仔細研判後,遷政信建議山下奉文大量使用腳踏車作為部隊快速行動的交通工具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在泰馬交界處登陸,迅速突破英軍防線。

1942年1月7日,吉隆坡失守。1月30日,日軍抵達馬來半島的南端,隔短短的海峽南望新加坡。

日軍在54天內,前進了幾乎一千公里。新加坡已垂手可得。2月15日,新加坡城破,英軍投降。

日軍出兵的前一年,德國軍事將領曾經對山下奉文說攻佔新加坡需要五個師團的軍力和18個月的時間,

但是日軍只用了三個師團和兩個月零一個星期就完成了任務。這場戰爭,日本的祕密武器就是腳踏車。

腳踏車給了日軍速度和機動力在熱帶叢林中快速南進,把聯軍打得措手不及。

對英國人而言,新加坡落入日本之手是二次大戰最黑暗的日子。

邱吉爾說:「新加坡的淪陷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也是英國簽下的最大的投降之約」。



美軍方面資料

富強如美國也沒有小看了腳踏車部隊。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在軍隊裡大量使用腳踏車,

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國防部訂購了一萬七千輛腳踏車,第二次世界大戰增加到六萬輛。

腳踏車大量使用在傘兵、傳達兵、和空軍基地。

The use of bicycles in large numbers by the US Army did not go unnoticed and they were featured in many magazines and advertisements











PFC Aaron of the 82nd AB Division Military Police Company
rides a Columbia in Fort Bragg, ca 1942.
Note the sign on the frame which indicates the bicycle belongs
to the 82nd HQ Company.




 

德軍方面資料



二戰德軍將measuringclosely改裝後裝入特製的傘降包內作為傘兵偵察任務使用



 

英軍方面資料

 

 

 

 

 

 

 

 

 

 

瑞士陸軍方面資料

遠溯到1891年,在騎兵的反對下,瑞士組建了她的第一支腳踏車部隊,於是腳踏
車很快就成為瑞士國防力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瑞士腳踏車部隊不斷地擴張,最後形
成一個三千人的腳踏車旅(Bike Brigade),下面有五個完整編制的腳踏車營(Bike
Regiments
)。



現代的瑞士陸軍腳踏車是一種重48磅、身穿綠色迷彩、有七個變速的山地腳踏
車,士兵們戲稱它為「金屬驢子」。這個「金屬驢子」可以負載160公斤,包括火
箭筒、迫擊砲、手榴彈、和各種彈藥,它下山衝鋒的時候幾乎可以達到每小時65公
里。一但有戰事發生,這個腳踏車旅的任務是負責防守從日內瓦湖到康斯加湖的山谷
而且迅速增援山谷的兩側要地。腳踏車旅的主要優勢就是可以迅速出發。我們來看看
這個部隊的英姿。


可惜這樣一隻優秀的部隊,在現代化的壓力下,竟然也遭到淘汰的命運。2001年
4月,瑞士國防部進行精簡和現代化,宣佈撤銷這個聞名遐邇的「腳踏車旅」。瑞士
這支有著優良傳統的部隊,也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腳踏車部隊,終於在2003年消
失了,享年112歲,是歷史上最悠久的腳踏車部隊。她所擁有的「金屬驢子 」目前
成為愛好者的收藏品。


 

 

 


                          

根據實際作戰的資料:

一個士兵,背負50磅(23公斤),以每小時3英里的速度(5公里/小時),每天
可以行軍25英里(40公里 )。

一個腳踏車士兵,負重50磅(23公斤),以每小時10英里的速度(16公里/
時),每天可以行軍75英里(120公里)。

一個騎兵,負重100磅(45公斤),以每小時15英里的速度(24公里/
時),每天可以行軍100英里(160公里 )。

一個摩托車士兵,負重100磅(45公斤),以每小時40英里的速度(64公里
/
小時),每天可以行軍300英里(480公里 )。

一輛裝甲運兵車,負重10000磅(4500公斤),以每小時30英里的速度
(48公里/小時),每天可以行軍240 英里(386 公里 )。

所以一輛腳踏車可以使步兵的行軍速度和距離增加3倍,23公斤幾乎是一名士兵負
重的極限,而今日高科技的腳踏車可以輕易增加負重到四十公斤,接近騎兵和摩托
車。至於摩托車士兵64公里/小時的高速和每日行軍480公里的長程,在台灣狹小
的作戰環境則根本用不上。更何況保養一輛腳踏車,比保養一匹馬或是一輛摩托車要
簡單太多了,馬匹太麻煩,摩托車零件有問題,汽油的供應在戰時更有問題。

現代的戰爭注重奇襲,尤其是游擊戰。腳踏車最大的優勢就是隱祕。目前各國軍隊都
廣泛使用紅外線探測器來偵測部隊的調動,任何機械化部隊的運動都是散發大量熱能
的源頭,逃不過電子偵測的,毫無隱密性可言。但是腳踏車不論停止還是行進都不發
出熱能,除了人體的熱源,幾乎無法探測。這種隱密性的優勢遠比速度來得重要。

瑞士的國土面積四萬一千平方公里,比台灣稍大一點,但是人口只有七百多萬,是台
灣的三分之一。如果瑞士可以組建一個三千人的「腳踏車旅」,台灣可以組建一個整
編的、一萬人的「山地腳踏車師」。中華民國是腳踏車的設計和製造大國,一定可以
為這個山地師設計出比瑞士陸軍更優良腳踏車。不但節省了天文數字的軍費,也節省
了外匯,而且壯大了自己的民用工業。

看到瑞士士兵的操練圖片,你能想像國軍一隊隊腳踏車士兵在班長的帶領下,馳騁在
中央山脈裡、橫貫公路上、和嘉南平原的水田邊嗎?

這樣一支訓練有素、神出鬼沒的腳踏車部隊,才是任何入侵者的噩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ㄚ民 的頭像
    ㄚ民

    ㄚ民 fun 的部落格

    ㄚ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