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很多年以前看了一部電影..
當時就覺得這種釣法真是太帥了!!
(其實是 布萊德彼特帥啦~)
*是「飛蠅釣法」?還是「飛繩釣法」?
如影片中所示的釣法.是用一種細長繩前端連接細線綁著毛鈎.
用像是揮舞皮鞭的方式增加動能.把毛鈎餌投得更遠、更準.
(如圖1)
而毛鈎的樣式也以:蜉蝣、蜻蛉、蝶、蛾…等水邊常見昆蟲為主.
這種釣法所用的毛鈎要隨季節變換.
於是開發出模擬各種昆蟲的毛鈎.甚至小到如蚊蠅一般.
而這些種類繁多的毛鈎都叫做「fiy」直接翻譯就成了「蠅」
現在使用到路亞的釣法上.應用了複合式路亞的概念.
會在毛鈎之前加上小亮片.這亮片在水流中會旋轉.
更吸引魚的注意.比只有毛鈎更容易釣到魚.
結論如下..
使用西式粗線甩鞭式拋投→飛繩釣法
使用甩竿捲線器.只有餌是毛鈎→飛蠅釣法
在半信半疑的情況下購入了一些毛鈎..
長這樣子..還真的是飛"蠅"毛鈎~
↑因為是最早購入的毛鈎.編為1號鈎.
在釣魚用具網頁上看到這種組合.亮片下就是一隻紅色的鉤子.
還附了很多釣到各種魚的圖片.因為很便宜.就買來試試囉~
↑這是2號鈎.
後來又購入多款式組合的毛鈎.先拿2種來試用.
↓3號鈎.模仿更大隻的飛蟲.
↓4號鈎:模仿蜜蜂?超大隻的..
在實際前往釣場之前.還添購另一項釣魚利器.
**菜瓜布丁釘鞋
因為鞋底的防滑材質很像菜瓜布..
↑鞋底有鋼釘.防滑效果更好.
因為有時必須涉水才能到更好的釣點.
9月19日(日).又來到基隆河中上游的釣點.
這次先走到上次看到那一對父子的釣點.
一開始使用的是1號毛鈎.
這個方向是順流拋出逆流捲回..
本以為這段水域不是吳郭.就是火口魚.
↓出乎意料.第一尾釣上來的是苦槽仔.
約14cm長算是不小的了.
(抓魚前手套一定要沾濕.魚體才不會受傷)
相隔約5分鐘.又釣上第二尾苦槽仔.
比前一尾略小.
一號毛鈎用了約半小時魚汛漸少.想說換換手氣.
換上沒有毛的2號鈎.一樣是順流投出逆流捲回.
有感到輕微的魚汛.但是沒有魚上鉤.
(果然沒有魚只吃鉤子呀~)
又拋投了幾次.大概都是如此.決定換位置.
涉水到橋上游這一邊.
為了保護橋墩.這邊有做一道攔河堰.
在橋的上游形成一片平坦的水域而且稍有深度.
上次用路亞釣到吳郭魚就是在這一帶.
這次可以走到河道中央.拋投的範圍就更廣了~
由於2號鈎表現不佳.又換回1號鈎
(這時候我就只有這兩種毛鈎)
感覺一陣抖動.揚竿捲回.發現是一尾黑嘛嘛的魚.
提起來一看..終於釣到火口魚了.
有點難想像這有點醜怪的魚.居然是觀賞魚~
接著.又釣上一尾吉利吳郭魚.
之後釣到這一尾是..?
體色比較像吉利吳郭.頭型和斑紋像火口魚.
難道是混種??
最後.又釣到一尾火口魚.
時間差不多了.收拾工具撿撿水裡的垃圾.收工了~
因為我都是釣到中午收工吃午飯去.
在影片中看到一位釣魚老手說.
撿垃圾除了環保.也是一種祈福.讓以後都能釣到魚.
這說法讓我印象很深刻.
也想起「神隱少女」中的河神.
把垃圾帶走河神應該會高興吧~
===== 換日線 =====
9月26日來到景美溪.
河岸經過整治.也是很陡峭的.
必須翻下好幾層護岸蛇籠才能來到橋下.
從岸上看水裡的魚影.大概都是吳郭吧..
一開始.使用1號毛鈎釣著..有看到小魚追.但是沒有咬訊.
試了一陣子.換上3號毛鈎再試.
在平坦水域沒訊息.試著投往水流稍急的區域..
一陣抖動.拉上來一尾火口魚.
約12公分長.
既然急流裡有魚.就繼續往那邊投.
又拋投了幾次.突然感到一股強大拉力.
費了點力才將它拉上岸..也是火口魚.
體型稍大.約20公分長.
但是握在手裡.感覺是比較厚實的.
一般在水流較急的水域.大概不會釣到吳郭魚.
這尾火口魚卻是在急流處釣到.而且是逆流追餌.
顯然活動力比吳郭魚更強.難怪可以在到處是吳郭魚的水域裡硬擠出自己的生存空間來~
火口魚.自然要留它活口.就都放了~
**待續**
上一篇: 02 基隆河尋魚記
下一篇: 04_DIY釣魚用具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