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電視節目上.有很多”專家”在談論服貿的問題.
其中.有支持服貿的學者.一直強調.台灣人必須要更”宏觀”一些.
的確啊.. 現在大家看服貿的問題都在看一些微枝末節.
想要看出來條文上有沒有什麼陷阱..有沒有什麼對台灣不利的地方..
而很多反對服貿的人.也找到不少看起來怪怪的地方.
依照財經專家的建議.用宏觀的角度來看..
就會發現.問題其實不全在於服貿.甚至於ECFA這些貿易協約上.
更大的問題.是在於這些協約使得台灣對中國在經濟上的依賴度更加緊密.⋯⋯
設想.如果ECFA全部完成.而中國繼續阻撓其他國家跟台灣簽FTA.
那麼..未來台灣的貿易對象是不是只剩下中國?
或者是.台灣的進出口變成只能經由中國了?
(因為台灣跟其他大國.經濟體..都簽不成FTA.為了避稅.只好透過中國.)
打個比方..
一隻老鼠處於飢餓狀態..循著氣味發現房間裡的捕鼠器上面有一大塊起士.
於是.老鼠千方百計想要避開捕鼠器.還可以吃到起士..
在經過多次努力.絞盡腦汁.老鼠終於也吃到起士..
正在高興的時候.卻發現房間門窗已經關起起來.出不去了~
其實.真正的陷阱.是整個房間 !
服貿.ECFA..只不過是起士和捕鼠夾.
把台灣鎖在中國市場裡.像上海.香港..成為中國經濟體的一部份.
才是中國的主要目的吧..
馬克的漫畫.傳達的意思還蠻貼切的~
圖片來源.取自"我是馬克FB" https://www.facebook.com/markleeblog
---------------------------------------------------------------------
網路上還流傳這麼一篇文章.我的意思跟這位也差不多.
但是人家是有"實務"經驗的企業主.談起來就更實際了.參考一下吧~
各位,筆者忝為南部中小企業企業主,職司為總經理,
家父即為董事長。
相信這篇文章應該不至於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事實上,筆者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因為這幾天,
筆者的員工有北上抗議而筆者准假的,
有親戚從國外打電話回來問的,
也有便利商店的員工在筆者買東西的時候問的,⋯⋯
也有網路遊戲上的同伴在問,
他們問來問去都是問同一個問題,
那就是「服貿真的不好嗎?」。
他們語氣中通常都是疑問,與恐懼。
筆者總是反問他們怎麼想,
他們來來去去就講:「是不是我們會失業?」、「是不是印刷業會滅亡」、
因為筆者非常反對服貿,而且總是這麼訓誡人。
其實服貿是有優點的,所以贊成方並沒有說錯,
但是,贊成方並沒有去跟你說:
服貿的通過與對中國大陸的擴大佈局,
恰恰好將會是化成針對台灣這種國家的缺點。
覺得很弔詭嗎?
來,讓筆者細細分析給你聽。
首先,我們完全忽略掉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惡意,包括併吞或是統治,
或是任何下流手段,讓我們假設中國大陸這國家安全極了,
是世界上超一等的合法國家,人民安居樂業,並遵守法律規範,
所以中國大陸必然會信守條約,全力與台灣配合,
並遵守這條約上面的種種協議,
那這基本上便是正確的執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了,
是吧,也就是說這協議必然會成功,
而且中國大陸也是會去正確執行的。
恭喜,那如此一來,我們就正式踏入了不歸路的第一步。
根據筆者長年在台海兩岸經商以及交流的經驗,
本神桌可以明確的指出,
抱歉,不小心說出了口頭禪,筆者可以明確指出一但服貿通過,
那麼有三件事情,至少短時間內會是事實。
第一點,中國大陸絕對不會「大量派遣員工來台」,也不會有大量「大陸各級勞工」來台搶工作,
多少台幹們為了錢寧願不留在台灣工作,這幾乎發生在你我周圍,也就是說,
那第二點,大陸絕對沒有興趣對台灣進行惡性操弄(比方說惡性低價傾消這類的),
因為中國大陸只需持續即可。
而第三點,前幾年,大陸台海雙方必定合作愉快,產業合作絡繹不絕,許多人可以因此得到好處,
而台灣有價值,中國也有價值,所以雙方互惠其利,我們根本不需要去破壞彼此的合作關係。
因此前幾年,台灣必定是與大陸合作愉快,互有往來,這裡基本上還不是進出口貨品的大量往來。
筆者的合作愉快,指的是金錢的大量交流,或是積極招攬台商與台幹,前往大陸賺取白花花的銀兩,
既然這麼好,為什麼筆者還是反對服貿呢?
諸君,各位朋友,服貿的影響,並非是惡意的操弄,因為那會容易遭受抵制,
大陸單方面惡意操弄台灣產業所帶來的危害,
你可能會以為中國大陸的惡意會摧毀台灣,剛好相反,
為什麼我們每次在談到經濟議題的時候,都會代入諸如經濟規模,或是市場規模的議題?
原因是因為,在經濟市場上面,你可以控制住生意的流動,因為可以有法條來限制,
你無法反抗的不是一個大規模強國對你的欺壓,而是無法反抗一個大規模強國對你的善意招手,
你可能會以為,通過服貿,雙方人才大量交流,本國競爭力變強,而強中自有強中手,那豈不是很好?
對,但這是對誰好?
筆者告訴你們,這對「原本就有競爭力」的那一方最好,因為強烈競爭的結果,
以筆者自身而言,筆者有房產,有工廠,有物業,也有現成的生意圈與人脈圈,
因為他們不肯多派人,但是他們肯派點主管與金錢過來,直接接收我的什麼物事,
筆者可以拿著位於高雄三多商圈的土地,讓他們以二億元購買,相信他們眼睛眨也不眨就會買下手。
而且筆者廠房競爭力夠,產業線也具有前景,大陸企業花錢不手軟,馬上又會花下六億元,
而筆者從此消遙一輩子,快活死了。
諸君,這就是「Turn Key」方案的一種變化,早已行之有年,文明一點的講法就稱為「併購」。
而且可怕的是,筆者竟然很願意去賣,因為筆者想過的爽一點。
而問題就因此來了,假設你今天不是「具有競爭力」的一方呢?
大陸人口多,只要每人拿一塊錢出來,就有了十三億,足以買下你的企業三次,甚至附帶你老婆,
大陸富豪企業為什麼富有,因為他們八成以上的企業,全為國營企業,其中還不乏巨型企業,
十餘年前,在大陸做生意,你剛下飛機,馬上就會有台商聯合會某理事長捎來請帖,
當晚一定是風光明媚,翻雲覆雨,有什麼招待無不從命,就等你們哥倆好越結越深,
所以大陸企業出手可以一坪五百萬買下他眼中的黃金地段,市值瞬間暴漲十倍,而賣的人是筆者,
但是對於如果此時此刻不是「具有競爭力」的一方,那麼從他眼中,他會看見什麼?
他會看見房價瞬間攀高到遙不可及的一個雲端,那是他拼命掙錢掙了兩輩子也買不起的房子,
你不要以為這很奇怪,因為美國現在就類似這種場景,絕大多數的公民,房子是租來的,但是這是好或不好,稍後再提。
各位朋友,我們在談的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因為你不該問服貿好不好,而是你應該知道服貿通過後,
這是最真也不過的話了,服貿通過後,雙方緊密結合後,會讓原本就有家業有物業的人容易暴富,
你這樣想,就會明白了,想想看,大陸這麼好,既然筆者在台灣因為大陸富豪的挹注而發財了,
你再繼續想,白花花的五十萬月薪在大陸等著你,他們不需要來一窮二白的台灣,
好,我們正式進入主題,既然我們聊完了擴大合作與緊密合作後會產生的「榮景」,
而筆者與人才過去中國後,花的是人民幣,想當然爾就會存在位於大陸的銀行,
那我們繼續思考,筆者過去了,人才也想過去了,我們的存款也過去了。
那現在告訴筆者,台灣,剩下什麼?
有工廠?不,那是大陸人的,連主管位置也是大陸人的。
有人才?不,他們人在大陸繼續爆肝,繼續與二奶爆攝護腺。
有存款?不,全去大陸了,因為我們活在大陸總需要錢,
併吞,統一,只是一個單字,不是嗎?就是這麼簡單。
在國際商業條約裡面,其實,政府有一點沒有告訴各位,那就是世界各國在評估這種商業貿易協約,
我們來談談美韓貿易協定的訂立時就會發現,韓國需要讓美國接受包含現代汽車在內的諸多出口關稅減低,
好,一但談不攏後,雙方即刻變臉,前一晚還在晚宴中互相稱許雙方大使,
下場是他們保衛了國家利益,為彼此立下停損點與最大讓步點。
我們繼續以美韓FTA 為例,這基本上就先談了三年,於2010年一度幾乎停擺,再度追加諮商,
而日本與中國的對話更長,甚至日本根本連服務貿易協議都沒簽也不談,
講完這些,筆者不是要講服務貿易協議不好,
因為對於台灣,最容易動搖到國本的,
這正是台灣的命脈,正是台灣的國本。
也正是我們的官員答應的最爽快也最幾乎沒設限的部份。
事實上,台灣的處境現在如何,如果筆者要用最簡單的兩句話來形容外銷生意,
以白鐵傾銷業為例,事實上台灣的鋼鐵製品非常不錯,以中鋼、燁聯為首的企業,
但是到了這幾年,由於各國關稅保護意志抬頭,如越南,制定反傾銷法,拉高台灣等四國的白鐵進口關稅,
基於這一點,不好意思說台灣賣的產品比人便宜,就是事實了。
而台灣的鋼鐵製品,說白一點,早期的所謂「一級品」的認定標準,
恰恰就是他媽的台灣一級品的認定標準。
基於這一點,不好說台灣賣的產品比別人好,可能也就不在話下了。
政府告訴各位,筆者會因為服貿而狠賺一筆,但卻沒有告訴各位不是所有人都有這份競爭力跟運氣。
政府告訴各位國際誠信好重要,但卻不告訴各位當世界各國面臨可能動搖到國本的問題時,
而更可怕的是......
筆者甚至根本都還沒談到:「假如中國真的願意惡意操縱這份合約所賦予他們的權利」時,台灣的下場是如何,對吧?
因為我們根本還是談到假若這是完全合法的狀況下所帶來的問題。
請試著去了解。
我的朋友,我的朋友們。
筆者姑且不論,今日大陸如果操縱印刷業,投資四五個印刷廠於高雄,
筆者今天姑且不論,首當其衝的飯店業,因為大量陸客而陸續收購然後成立,頂頭上司全為大陸人,
筆者只想談,難道你們忍心下一代,得背著包袱遠赴大陸當台幹的下場?
因為台灣再沒有原生產業,筆者等既得利益者,一早就把台灣基業給賣了錢去享福,
不要以為筆者沒看過台幹,筆者看過夠多了,那是台幹的悲歌,因為不想在台灣爆肝而前往大陸,
你一身本事,是在大陸養成的,你回台灣的時候,無異自廢武功,從頭學習本地產業環境,但你還剩下幾年青春好揮霍?
服貿通過,人才大量交流,競爭力高的當然是如魚得水,但競爭力低的來大陸當台幹,
等到你想不如歸去,回到台灣後,卻發現......台灣早就是另一個大陸。
你想用大陸賺的錢回台灣成立小本生意,卻發現台灣的土地價格高到你連蓋間公廁都蓋不起。
今天筆者以為自己很傻,筆者可以不用反對服貿,因為筆者可以是既得利益者。
你、我都可能是既得利益者,筆者從小接受菁英教育,可以說五國語言,去哪一國住,都有本事。
但是我的員工,有幾位是中輟生,如果台灣產業環境健全,他們本來可以享有辛苦當學徒,而後在十年後出師,
服貿通過,大型產業投資併購,他們出師後幾乎就等於出山,
大陸的談判原則很簡單,就是你先接受一個原則,我們再談,
不管你多討厭蔣經國與他老爸,但是不要以為當初的「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是隨口說的,
回到正題。
你以為筆者在講笑話,因為這麼說,全世界早就往歐美等金融強國靠了,怎麼可能一個服貿害死這麼多人。
但是筆者要說,這場靠往金融強國的時代,早就來臨了,你曾見過南美洲的人,
為什麼?
因為在經濟市場上,小錢永遠會流向大錢,弱勢也會往強勢靠攏。
你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拒絕前往美國或澳洲,這是同樣道理,因為人總想往高處爬,
這世界上可能僅僅只有中國與台灣這兩個國家,在語言、文化與生活型態上如此接近。
如果今天是在有限空間中,一個經濟體的賺錢,其實就是象徵另一個經濟體的賠錢,
要就是你去拿別的有限空間中經濟體的錢過來增多。
要就是你把手上的錢拿去增多其他有限空間內的經濟體幫助他們成長。
而不幸的是,在商人眼光中,小錢總會流向大錢,因為這才可以快速的錢滾錢。
如果在根基不穩時,讓磁吸效應擴大,那台灣,究竟還可以剩下什麼?
筆者曾經聽過,世界一流的國家,會在國本方面強化,會在不足上面加強,
他不會賤賣農產品與超強工業技術,來換取某些政客與部分強大企業的未來,
「你會寧願想去跟死神溝通,也不想去跟梅克爾以下的官員談判」。
這是筆者德國朋友前幾天跟我用電子郵件講的笑話。
要拼經濟,不是去把台灣跟外國的路開大,因為我們抵擋不暸強大的磁吸效應,
要拼經濟,是要去專心在可以專心的地方,去仔細思考國家的國本究竟何處,然後專心扶植與培養,
在古典經濟學中其實談的很明白,經濟,談到最後,是一種信心問題,
(編按:儘管余與之同居高雄,至今始終緣慳一面,憾矣)
而他提出的是政體、自由、民主與人權信仰還有豐富天然資源,
因為全世界都相信美金有兌換日幣95.6元的價值,
而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是服貿通過後,擴大合作後,磁吸效應增強後。我們是否仍願意相信台灣有價?
時至今日,如果我們假設今日一切合法,那麼江院長與馬總統的計畫實現,
筆者可以跑的遠遠的,看著台灣逐漸在強大資金下被腐蝕,但筆者不想看見這種場景。
諸君,朋友們,偉大的台灣公民們!
筆者聽過一句話,筆者聽過人家說:
「阻擋人類前進的,是放棄,而不是絕望,促使人類前進的,不是希望,而是意志,」。
這是我的一位員工說過的話,他似乎挺宅的。
他不見得有筆者的優勢條件,所以他始終努力奮鬥,去想奮鬥些什麼美好的未來。
這群正在立法院的孩子們,可能有很多人都跟筆者一樣,擁有台清交等國立頂尖大學的高學歷,
但如今他們在幹麻?
他們在蹲坐在冷風中,蹲坐在冷雨中,蹲坐在各大媒體的冷潮熱諷中。
只為了向台灣請命,希望政府重視服貿縱然合法通過所造成的危害。
他們的抗爭,只因為他們比你我更愛台灣這塊土地,不忍心見她無價。
而如今,他們被稱為暴民,與他們同在的,果然只剩下意志。
諸君,朋友們,偉大的台灣公民們。
筆者以為年長者的用處,是挺起胸膛,檔在孩子面前,將武器扔向敵人,而不是將腳邊的石頭撿起,砸向這些孩子。
筆者是老了,墨守著儒家的規矩,但筆者以為今天我們應該做些人在做的事情。
如果他們今天肯拋棄自己本來可以擁抱的美好未來,為尚無完全準備好的無競爭力的群眾請命,
請讓我們慎對服務貿易協議這個議題,請讓我們,願意為了孩子們,爭取更好的協議內容,
這些條文有太多設定還可以改,有太多限制還可以加,不要以為台灣的競爭力會邊緣化,
既然如此,為什麼今日我們不能加緊努力,讓這些孩子們可以再爭個七八十
年努力的空間,讓他們繼續前進吧。
大陸若不畏懼台灣的經貿實力,為什麼有需要在服貿議題中,給我們最具競爭力的產業這麼多限制?
偉大的公民朋友們,我偉大的公民朋友們!
這些孩子本來可以拿汽油彈擲向警察,
但是他們選擇拿便利貼為警察鼓勵。
這些孩子本來可以拳頭相向,如同美國在反越戰遊行一樣暴力,一樣弒血,
原始橋段的歌詞不比台語版本遜色,他們一樣動人,正如同這些孩子所為。
而這是何等使人動容的場景,也因為此,筆者決定要撰寫此文,
如果我們今天要暢談暴力,難道真要我們把眼睛蒙住,無視通過服貿,且正確執行的後果嗎?
但是我們應該要拒絕做到,因為那實例恰好正在地圖上,就在台灣的左下角,
而合法且合理的強大磁吸效應,讓他連夢想,都化為奢侈的行為。
言多必失,要言不繁,匆匆隨筆,這篇文章或許粗俗的可怕,筆者敬請諸位大德海涵見諒。
筆者年輕時候,曾受教於一位神父,全台灣大學何其多也,
雷神父曾經對筆者說過,人權,是一種很抽象的議題,
感謝他的提醒,筆者今日才做到拋棄想賺錢的概念,
筆者始終堅信,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是因為厚黑學,不是因為經濟學,
諸位偉大的台灣公民們,希望正在孩子身上,擁抱他們,支持他們,
文末,筆者突然想起了美國電影,不管是在災難片或是英雄片中,
「天佑台灣!」。